天津乡村振兴网 动态资讯 发挥自身优势 助力乡村振兴——天津市农业科学院驻村工作队助力武清区经济薄弱村发展纪实

发挥自身优势 助力乡村振兴——天津市农业科学院驻村工作队助力武清区经济薄弱村发展纪实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天津市扶持经济薄弱村发展实施方案》要求,天津市农业科学院驻武清区下伍旗镇北齐庄村、邵庄村工作队以《市扶持经济薄弱村发展“五增五提升”标准》为工作主线,结合帮扶村实际,积极谋划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一、党建引领助发展,凝心奋进促振兴
工作队以“强组织、促振兴”为主线,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开展日常工作。
一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积极发展年轻党员和大学生党员,使人才热爱农村留在农村。开展扶持工作以来,发展青年党员1名,有1名大学毕业生提交了入党志愿书。
二是规范村委议事决策程序。严格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处理村务,有效规避议而不决事项发生。同时,定期接待来访村民,登记村民反映问题事项,对重点问题及时召集两委班子开会研究,做到及时回复、及时解决。
三是推进农村基层管理服务精细化。以网格化管理为抓手,绘制“武清区下伍旗镇邵庄村基层治理民情图”,标注残疾失能家庭、五保户家庭、低保特殊群体、村内党员户,加强日常走访,“常敲空巢老人门、常串困难群众门、常叩重点人群门”,做好全天候的“服务员”。
四是强化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驻村工作队以身作则,积极投入疫情防控、环境卫生清扫和防汛夜间河堤值守工作,带动党员群众普遍参与。随着工作的展开,村民的满意度得到了大幅提升,北齐庄村也从过去的“无星村”升级为“三星村”。
二、培训与推广相结合、注入产业发展新动能
在市农科院“绿色蔬菜产业科技服务站”项目和相关专家支持下,通过参观培训、技术示范、品种推广等一系列工作,为村庄产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一是发挥农技优势,开展示范引领。驻村工作队以蔬菜良种示范推广作为切入点,瞄准当地蔬菜市场收购需求,邀请市农科院专家为村民讲解蔬菜栽培知识,推荐市农科院优势品种。结合村民种植意愿,为试种村民免费提供市农科院自研成果,总价值达到13万余元。试种期间,工作队员与农户一起查苗情、看长势,并与农户交流答疑,得到农户肯定和认可,不少农户给工作队发来收获视频和照片。
二是以问题为导向,在实践中解决问题。针对种植人口老龄化阻碍保护地产值增加的问题,驻村工作队根据本地农户种植莴笋的习惯,结合鲜食玉米试种情况,成功摸索出一套“莴笋+鲜食玉米1年多茬设施高效栽培技术”,该技术利用保护地按照“莴笋+玉米+玉米+蔬菜”的轮作模式,降低了劳动强度,促进了老龄农户的种植收入。
三是开思路、讲知识,培育多能型农民。驻村工作队积极创新农民教育培训,探索出“品种带技术,边学习边实践”的教育模式。工作队组织村民到市农科院农业创新基地培训和观摩10余次,在市农科院专家指导下,掌握了更多蔬菜品种和种植技术知识。对生产中遇到的问题,由工作队员视频连线专家当场解决。工作队还在两村增设宣传栏,开展相关农技知识宣传,科普现代农业知识。这些工作不仅提升了农户的种植技术,也开阔了生产经营思路。
三、村容村貌、便民设施大幅提升
工作队积极解决两村村民急难愁盼问题,在市农科院资金困难的情况下,压缩公务开支投入4万元完成了邵庄村危桥的改建。
同时,北齐庄村使用集体资金购买了速干沥青,为节约开支,帮扶队员和村两委一起施工完成了进村道路坑洼处的修补,保障了村民出行安全。工作队为村庄增美谋点子,开展挂牌“卫生优秀户”,促进各户卫生互看互比,逐步形成自觉维护村庄环境卫生的良好习惯。
自美丽乡村基础设施提升改造工程项目施工以来,北齐庄村村庄主干(里巷)街道、路灯、健身广场、绿化美化等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已得到显著提升,基本满足村民居住绿化需求。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津沽三农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天津乡村振兴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jxczx.cn/archives/3074

作者: admin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