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中北斜村位于西青区中北镇中部,全村人口户数为544户,共计1334人。中北斜村“两委”班子成员6人,党总支建制,现有党员61人,下设两个党支部,划分四个党小组。中北斜村于2015年还迁完成,小区共有楼栋5栋,占地两万五千平米。小区内部环境优美,花木错落有致,一步一景。近年来,中北斜村不断加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坚持法治、德治和村民自治相结合,先后获得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文明村镇、天津市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村、天津市廉政文化建设示范单位、天津市优秀人民调解委员会等荣誉。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党的建设,夯实工作基础。一是建立完善组织机构体系。中北斜村建立了一套横到边竖到底的组织机构体系,在村党组织的领导下,建立健全了村民自治、综治维稳、集体经济合作等村级各类组织,这些组织的负责人都由村党支部书记或委员兼任,实现了村庄改革发展推进到哪里、基层组织就覆盖到哪里。多年来,中北斜村党组织认真落实中央精神和上级党委部署,敢于领导、善于领导,在村级各类组织和各项工作中很好地发挥了领导作用,成为坚强战斗堡垒。二是健全制度管理工作机制。中北斜村注重制度管理建设,坚持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建立健全了村级工作运行机制,村内各项管理制度汇编成册,村内工作人员人手一本,严格执行。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村委会有序开展各项工作,自觉接受上级部门和村民监督。村委会及群众组织工作规范、活动正常,档案记录完整。三是落实党风廉政监督机制。中北斜村党组织的党风廉政建设扎实有效,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村党组织和村委会干部从未出现过违法违纪行为。2019年3月份中北斜村成立了纪检监察联络站,聘请了10名廉情监督联络员,与村务监督委员会一起监督村内工作,在安保人员的招聘、服装的购置、绿化工程等方面反馈意见建议,营造了浓厚的依法监督氛围。
(二)落实民主管理,打造阳光村务。中北斜村一直把依法治村作为全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逐步推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村民自治制度健全、议事形式丰富,努力打造“阳光村务”。一是民主选举程序化。严格按照“依法、有序、稳妥、优化”的工作原则,引导村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调动村民参与选举的积极性,高质量、高标准地完成历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二是民主决策规范化。村民议事规则完善,民主决策程序规范,重大事项由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严格执行“六部决策法”,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健全,表决和会议记录等档案完整规范。2006年,建立了村民自治章程,并于2011年、2018年、2019年先后三次对村民自治章程进行了修订。三是民主管理制度化。严格落实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等群众自治制度,坚持每月召开一次村民代表会。遇到重大事项决策,党总支至少提前一个月提交党员会、村民代表会充分讨论,广泛征求意见,从不擅自拍板决策,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四是民主监督常态化。中北斜村现有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1名,委员4名,委员会依法参与民主监督。建立健全了村干部监督制度,包括民主评议干部制度、离任审计制度、过错责任追究制度等。每半年召开一次村务公开大会,村民委员会向村民代表会议报告工作,每年进行一次民主评议工作。加大“三务”公开力度,坚持做到党务、村务按季度公开,财务月月公开,充分保障人民群众行使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权利。创新村务公开形式,采取室外公开栏、电子触摸屏、网络平台、手机微信公众号相结合的方式,构建了村务公开新格局。
(三)深化法治宣传,推进法治德治。为深入开展农村法治宣传工作,中北斜村依托综治司法办公室、警务室,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构建了一张镇村联动、快速调处矛盾的法治宣传网。一是建立推行“网格化宣传模式”。按照实际情况,建立网格化管理,将中北斜村划分为溪悦园小区中北斜居住区、中北斜工业园区网格区和中北斜村商户网格区,村干部及党员兼任网格员,协同做好网格内定点法治宣传,入户法治宣传等工作。每月上报法治宣传情况,不间断地进行社会滚动宣传,加强对重点人员教育、管控。在小区大屏幕内滚动播放法治公益广告和宣传标语,每月入户走访十余次,全年累计受益人次高达数千人次,法治观念深入人心。二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法治宣传活动。在辖区内以多种形式进行法治宣传,做到“全覆盖”,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以日常开展法治宣传活动为载体,每月对辖区内居民进行定点宣传、入户走访,对各项法律法规进行深入宣传。在扫黑除恶宣传活动中,切实让群众了解什么是身边的黑恶势力,发挥群众线索举报的巨大作用,切实解决群众身边的黑恶问题。三是着力培育向上向善的村风民风。加强乡村道德建设,广泛鼓励村民积极参与道德模范、天津好人、西青最美家庭评选活动。建立村文明奖励金制度,对遵守村规民约和物业管理规定的村民每季度进行奖励。鼓励村民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传承好家风、弘扬好家训”经典诵读比赛、“好家训”评选等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潜移默化的改变村民价值观念,切实培育向上向善的文明村风。
(四)着力发展经济,落实保障措施。中北斜村在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同时,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改善民计民生,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显著增强。一是经济发展不断壮大。充分利用自身资源积极改革,集体经济、居住环境、民风村貌等各方面显著提升。集体经济不断壮大,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已经由最初负债500万元,农民退休费全镇最低,到现在村工业园累计投入资金1.8亿元,标准厂房12万平方米,引进中外企业24家,村集体创收连年递增。2018年村收入4200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4万元。二是村民收入持续增加。随着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村民共享发展成果,福利待遇不断提高。村民过上了工作有薪金、年老有退休金、生活有保障金、集体经济有股金的“四金”生活。村民国内旅游是常事,出国旅游也不新鲜,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加快,动迁集中到新住宅区生活的村民吃讲营养、穿讲漂亮、住讲宽敞,追求丰富的业余生活,生活方式与城镇居民融为一体,生活日渐多样化。三是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中北斜村致力于美丽乡村建设,打造美丽村居环境,精心设计了“中国梦”文化广场、塑胶跑道操场、休闲凉亭等休闲设施。投资220余万元,高标准完成党群服务中心的提升改造,图书室、健身房、儿童娱乐中心等设施设备一应俱全。干净舒适的活动环境赢得了村民的一致青睐。
三、经验成效
近年来,中北斜村坚持法治、德治和村民自治相结合,创新村民自治有效实现形式,村民自治理念更加深入人心,村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显著增强,社会治安更加稳定,人民安居乐业,村容村貌面貌焕然一新,建设成了一个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善治乡村。
稿件来源:市农委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