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鸣义 郭义停 刘金奎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静海区台头镇北二堡村始终坚持党建引领,聚焦内外兼修、突破制约瓶颈,深入实施“五提工程”,扎实做好“五篇文章”。
一、实施战斗堡垒提质工程,做强“组织”文章。
一是健全组织制度。把党的领导落实到乡村振兴的各领域、各环节。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镇长、驻村第一书记、村党支部书记主任为组长的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包村组、相关业务科室、村干部为成员的工作专班,村“两委”成员为组员的领导小组,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二是锚定目标任务。围绕“五彩工作理念”总要求,以“春色产业”筑基础、“红色细胞”强根基、“青色文明”促乡风、“绿色生态”助发展,夯实产业振兴硬支撑,打造红色精神新高地,文明乡风新常态,绿色发展新动能,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三是创新督导考评。党员亮身份、作承诺,把“向群众汇报”“向党组织述职”作为必备选项。每季度一梳理一汇报,每半年一总结一考评的“四个一”督导机制,让“最美北二堡”党建品牌展现出品质,把工作踏踏实实的做到群众心坎上。
四是组织党建活动。以“迎盛会、铸忠诚、强担当、创业绩”主题实践活动为契机,开展板凳讲堂、草根宣讲、曲艺党课等,打造了一个叫得响、有特色、推得开的党建示范点。广泛开展党支部共建活动,先后与信鸿集团公司、鸿海泰和公司、国网静海电力等多家企业签订党建共建协议,企业给予了村庄很多支持,助力了北二堡村的发展。
二、实施文明乡风提档工程,做好“文化”文章。
一是深耕村庄洼淀文化、耕读文化、科举文化,建设了农耕研学实践基地。以海河传媒中心捐赠的远古时期文化石为名片,建设了赋有乡愁记忆、百姓舞台、党建知识三方面相融合的党建文化广场。
二是探索创建新型村级管理制度,推进乡村治理积分制,创新积分记录载体,定制“道德银行积分存折”,唤醒村民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看齐意识。围绕乡村建设、人居环境整治、乡风文明塑造等9类32项等内容进行积分评定、与国网静海电力公司共同成立“电力爱心超市”,群众通过参与能够在爱心超市换取奖品,提高了村民的积极性,增强了凝聚力,通过奖励鼓励机制,激发了村民“互比、互学、互赶、互超”的热情,形成了家家户户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促进了乡村治理的良性循环。
三是围绕破解建设“重面子、轻里子”问题,结合爱党爱国、遵纪守法、家庭美德、公益美德、移风易俗、兴业致富6大类内容,举办“晒家风家训、树文明新风”主题活动,前期开展家风家训征集,中期确定内容、定制家风家训展示牌,组织志愿者在房屋外显著位置为每户悬挂铭牌,后期通过讲故事、拉家常的方式讲述自家家风家训的事迹,传承优良传统文化。让好家风、好家训成为村庄靓丽风景线,助力精神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三是建立学习宣传、文化健身、互帮互助、文明风尚志愿服务队,广泛开展志愿服务,让村民在参与中改变观念、提高认知。规范红白理事会的组织运行,进一步完善村规民约,组织开展文明庭院、最美儿媳、卫生之家等评比活动,培育良好家风、文明乡风、淳朴民风。
三、实施人居环境提标工程,做靓“生态”文章。
一是改造闲置民房5处,建设精品民宿、提供康养床位24个。围绕破解环境“长治、长效”问题,按照“一慢二栈三园四街五坊十民宿”总体目标,分步实施项目建设。完善了村庄及沿河景观绿化美化,粉刷墙体、绘制文化墙、种植苗木、完善了村标、三街六巷导览标识等项目建设。配备分类垃圾桶,建立日常保洁、巡查劝阻相结合的环境管护长效机制。
二是开展“六清六治”环境清整活动,村“两委”包片、党员包街巷、各户包房前屋后,仅用1个月时间,累计清理柴草堆40余处,清理垃圾100余车,路边杂草、坑塘漂浮物清理实现全覆盖,其中村民自主参与清理率高达80%,剩余均为村干部和志愿者帮助行动不便老人清理,形成“花小钱办大事,不花钱也办事”“过紧日子”的良好氛围,人居环境整治取得了良好成效。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村里事”变成了“家务事”,“任务命令”转为了“激励引导”,“要我参与”变为了“我要参与”,村庄发生了一系列改变和质的提升。通过实践,我们总结要搞好乡村治理工作必须要群策群力、统筹策划、打好组合拳。
四、实施招才引智提能工程,做实“人才”文章。
组织本村的乡贤、能人开展议事活动,为村庄发展献计献策,给予支持。围绕破解人才“引不来、留不住”问题,深挖资源、以情感人,聘请了多位义务发展顾问,其中世界艺术中心亚洲委员会主席已经成为村庄总策划。他们在为村庄谋划发展、拓宽渠道的同时,给予了资金、技术、文化、宣传、教育教学等多方面的支持。邀请多位著名书法家为村庄题写牌匾标识。打造活动载体,成立了“陈幼白重彩艺术工作室”,组织开展文化交流研讨活动。
五、实施招商引资提效工程,做优“文旅+康养”产业文章。
文旅规划逐步成型,村容村貌、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得到了大幅提升,结合实际探索,先后建成了一批集“养眼、养身、养颜、养心”为一体的健康旅游景点,如堡上人家、河洲咖啡、二堡食堂、笼式足球场等。
一是举办系列活动聚人气。沿子牙河发展滨水观光游、水上游等旅游项目,组织策划“油纸伞节”“西瓜节”“丰收节”等文娱活动,建设灯光夜市,打造乡村旅游新亮点。吸引游人,扩大宣传影响力,提升北二堡村的知名度和旅居康养人流量,促进增收,带动发展个体民宿建设。一年来,在海河传媒党委的支持下,各媒体给予宣传报道30余次。
二是围绕破解村庄“闲置资源多、投资资金少”问题,突出招商引资和培育并重。改造闲置民房5处,建设精品民宿、提供康养床位50个。广泛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多方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康养文旅项目。
三是对标乡村振兴,践行北二堡模式。“北二堡模式”即一条路:坚定不移走乡村振兴之路;一种观念: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一个体系:不断提升康养管理体系(在营养膳食、心理健康、科学运动等方面实行集中管理);解决三大难题:第一是解决村内闲置房屋创收的问题;第二是解决村集体的收入问题;第三是解决人口普遍趋于老龄化,敬老养老的问题;最终实现我们党为人民服务的初心目标。
四是结合自身资源优势与满足城市文旅需求,借助旅游发展的良好势头,北二堡村围绕落实健康中国战略,以全民大健康为契机,以康养为核心,重点推动“文旅+康养”带动全村发展旅游。借助社会力量引进了健康评估及康复治疗设备,成功打造了高血压治疗中心、“量子仓”“量子水”体验室、为了进一步提升医养服务,其中信鸿医疗集团投入了高血压治疗设备,为每个民宿提供免费治疗,进一步提升服务内涵和品质。
五是推进融合发展促增收、鼓励村民返乡就业。建设了村史馆、骑行驿站、旋转水车、码头烧烤、步行慢道等多处乡村游热点亮点,鸿海泰和公司投资建设“鹿林团建”项目、购买了码头游船、观光车、小动物等,满足游客玩好、吃好、住好需求,促进了村集体和村民双增收。
(作者单位:静海区台头镇北二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