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孕育无限希望,青年创造美好明天。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号召,天津体育学院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深入天津市静海区沿庄镇西禅房村,以法律知识进社区 普法宣传暖民心、生态环保为主线,深入基层,通过理论宣讲,为乡村振兴作出青年贡献。
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八五”普法规划提出,全民普法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在西禅房村,社会实践团的志愿者为村民分析电信网络诈骗的案例,普及民法典法律知识,同时给在场的小朋友们生动的演示暑期防溺水教育。
“遭遇电信诈骗时如何留存重要证据、提起诉讼挽回财产损失”“防电信诈骗六个一律”……实践团的成员们将法律知识与村民们生活中的问题相结合,针对村民可能面临的防范电信诈骗、民法典的相关知识等进行普法,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提出解决方案,让更多村民感受到法律的重要性,认识到依法治国的必要性,提高了村民们保护合法权益不受侵害的法治意识。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在西禅房村,志愿者为村民宣讲环境保护相关常识,强化村民环境卫生意识,动员村民投身美丽家园建设,充分调动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广大人民群众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西禅房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赫表示:“天津体育学院的师生们为西禅房村的青少年和村民们带来了一场具有重要意义的文化盛宴,接下来,村党支部着眼于宣传党的创新理论,加强农村文化供给,更好服务农民群众需求,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贡献力量”。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天津市静海区沿庄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