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乡村振兴网 动态资讯 造血促循环 科普助健康——天津医科大学驻蓟州区下仓镇 周王庄村、后屯村工作队帮扶案例

造血促循环 科普助健康——天津医科大学驻蓟州区下仓镇 周王庄村、后屯村工作队帮扶案例

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入开展扶持经济薄弱村发展工作的部署,落实市、区扶持发展办和农业农村委的要求,天津医科大学于2021年7月选派工作队帮扶蓟州区下仓镇周王庄村、后屯村。三年来,校党委高度重视,严格要求,驻村工作队克服困难,扎根村庄,积极赋能镇域企业,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着力打造专业特色,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取得“造血促循环,科普助健康”的帮扶成果。

一、造血促循环

本轮工作开始以来,学校已为两个经济薄弱村拨款30万元进行“输血式”扶持。驻村工作队在校党委的指导下,找准镇域企业突破口,积极探索助力企业发展–增加政府税收–分红企业利润–返利村集体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方式,提升“造血功能”以促进扶持地区自身循环系统的健康运行。

一是通过凝练企业文化提高产品效益返利帮扶村庄

1991 年建厂的天津市霞森饮料有限公司坐落于下仓镇,是镇域老牌企业。工作队在调研中发现,该厂坐拥我市战略储备矿泉水井的最佳出水位,产品水源达国家级GB8537标准,是我市城乡居民最近最优质的高品质饮用水源头。由于多年缺少凝练企业文化的战略,存在好产品难销售的问题,工作队尝试将乡村振兴思想和文化元素企业文化,总结提炼宣传文字,设计宣传图片、制作宣传海报,为镇政府联村富民平台与企业合作的矿泉水、苏打水定名,并创办“蓟旺开来”公众号,介绍乡村振兴研发项目,传播更多健康水知识。工作队还将乡村振兴品牌产品带到梅江会展中心以及鼓楼、水上公园、机关、社区、景区、各大高校等展卖现场进行推介。在工作队的帮助下,企业更加自信,更加注重形象、爱护品牌、涵养文化、谋划发展。企业文化为霞森饮料有限公司带来了直接经济效益,2024年6月,公司中标我校朱宪彝纪念医院下半年用水10万元订单。为感谢工作队的努力扶持,他们拿出部分利润为周王庄村和后屯村购置了身高体重体脂仪、血糖尿酸仪、臂筒式血压仪、额式体温仪以及小型制氧机、应急轮椅等,于2024年7月在两个帮扶村建立“村民健康管理服务站”,进一步促进帮扶工作达到“五赠五提升”标准。

天津新闻广播于2023年5月和2024年1月两次邀请工作队走进直播间介绍相关工作经验。

 

二是通过破解企业融资难题增加镇域税收惠及帮扶村庄

驻村工作队在实地调研期间得知,下仓镇龙头企业天津远大鸿泰金属材料有限公司因资金问题,在发展中遇到了的困难。工作队邀请天津滨海农商银行和平分行行长一行赴镇围绕“助力乡村产业振兴”开展洽谈合作,下仓镇多家企业到会对接。会后,银行第一时间为企业设计贷款融资方案,最终为远大鸿泰专门设计了订单贷信用贷款,并以最快速度资金到位,特别实行 4.5%的授信利率,为企业每年节约 5.5%成本,企业将直接经济利益用于增加订单流动,收到了可观的预期经济效益,2023年10月始每月上缴下仓镇税款达到 30 万元。

天津乡村振兴网于2023年11月报道了天津医科大学驻村工作队破解企业融资难题,助力乡村振兴的典型事例。


 

三是通过入驻市区镇各大平台销售农产品分红帮扶村庄

工作队研究文件政策,多次与村委会沟通、讲解,分步骤促成两个帮扶村先后入驻下仓镇联村富民销售平台、蓟州区蓟农管家下仓供销合作社,解决两村虽无特色农产品但有销售他镇他区农产品资格问题。为解决没有入驻经费不能进入市级消费平台的问题,工作队多次与区供销社沟通、请求、义务推销区农品,最终促成由蓟州区供销集团代缴每村5000元的入会费,周王庄村和后屯村成为全镇仅有的两个入驻津农荟平台的村庄,完成了村级特色产业项目的覆盖。通过三个平台的销售,所获利润直接分红帮扶村,村委会购置大型音响设备和演出服装,支持村庄文艺队发展,实现乡村“文化增能”。

 

 

二、科普助健康

派驻蓟州区下仓镇周王庄村、后屯村工作队以教育医疗双线为切入点,通过医学科学普及,提升村民健康素养。以教育优势融入驻村工作,以健康科普切入日常帮扶,以实际行动助力健康中国规划,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思想。

一是开辟【健康科普天医帮扶】精品驻村栏目

在下仓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工作队于 2022 年 12 月始,在“鱼米之乡下米仓生态绿色魅力镇”政府公众号连续推送【健康科普天医帮扶】精品驻村栏目,下足功夫整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等大学医院的医学教育知识,广泛搜集学习“人民网科普”“健康中国”等官方网络平台健康教育信息,设计了“常规检查关爱自己”“常见慢病自我管理”“吃得营养喝得健康”“春夏秋冬健康随行”“男女老幼分类指导”“生命在于科学运动”“习惯养成关乎健康”“意外伤害紧急处置”“重要部位重点保护”九大主题板块 100 篇健康科普作品。为丰富科普形式,工作队自学采集剪接技术,尽量使用图片和视频的方式,增强健康科普的趣味性,为满足不方便阅读的村民朋友,工作队线上参加播音朗读培训,部分篇目亲自录音编辑,以音频形式呈现给村民朋友。百篇健康科普以每周一篇的频次,将持续到2024年11月帮扶工作结束后,旨在为村民们留下不走的精品栏目。

 

二是完成【卫生健康科普为民】全国科普日任务

按照中国科协科普中国相关工作部署,应下仓镇邀请,工作队于 2023 年 9 月开展健康科普培训,全镇 67 个行政村科普工作干部参加学习,并将所学带到各村,共同为提升村民的科学健康素养,树立村民的预防医学理念,培养村民的健康管理能力而努力。

学习强国和津云融媒体均于2023年9月以“蓟州区下仓镇与天津医科大学联合举办全国科普日活动‘健康中国 2030’卫生健康科普为民”为题进行了报道。

三是打造【健康科普在农家】村级文化阵地

充分利用帮扶村实体文化站,2023年9月始,工作队走上讲台,把健康知识送到所驻村落,还自费购置纪念品鼓励讲堂互动,实现“一村一品”【健康科普在农家】的文化振兴特色,积极推动健康天津行动在农家落地开花。

下仓镇在政府公众号于2023年9月以“乡村文化振兴,健康科普在农家系列讲座正式开启”为题进行了报道。

 

 

 

四是整合医疗资源,推进区域医疗联合体建设

为进一步解决农民看病难问题,方便乡镇医务人员提升专业能力,2023年9月末,工作队邀请来自学校附属医院的民进天津医科大学委员会医疗专家团队,到下仓镇中心卫生院进行交流研讨、病区查房和病患会诊,并面向下仓镇村民开展公益问诊咨询、健康科普宣传,把村民们跑到市区也挂不上号的主任请到了村口为他们义诊,积极发挥桥梁与纽带作用,引进优质医疗资源,有序推动医联体建设。

下仓镇在政府公众号于2023年9月以“天津医科大学驻村工作队促进医疗研究和会诊义诊”为题进行了报道。

 

五是尝试社会引资,培育康医养项目

通过调研,工作队了解到政策支持农村建设性用地出租出售,同时,镇中心卫生院在主院区和分院区共有 2000 平方预留用地,便积极调动多方资源,实施康医养规划,先后邀请蓟州区民政局领导一行、北京弘盛康泰医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项目团队,以及学校附属医院老年医学专家主任、下仓镇优质企业和后屯村青年乡贤等,实地考察项目地点,共同研究政策红利。工作队还将建设性用地和预留项目简介制成展板携带进城,申请国展中心等免费展位广泛开展招商,引入社会各方力量,尝试医养康养项目在蓟州区下仓镇的结合路径,培育下一个“银发经济激活朝阳产业”的乡村振兴品牌。

下仓镇在政府公众号分别以“区民政局、民进天津医科大学委员会、滨海农商银行、康医养专家一行赴下仓镇开展实地调研”“下仓镇中心卫生院和仓田柒佰乡村振兴品牌亮相天津国际养老服务业博览会”为题进行了报道,项目将持续至本轮帮扶结束。

 

 

稿件来源:天津医科大学驻村工作队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天津乡村振兴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jxczx.cn/archives/3578

作者: admin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