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工作不仅充满挑战,而且晋升机制也并非想象中那么简单。
一、驻村人员众多,领导职数少
每两年就开展一次轮换,每次都有大量的驻村人员被派去或是被召回。
这样一来二去,有驻村经历的人大有人在,这么多人怎么能做到都被提拔?
驻村时间长短与是否能够获得提拔没有必然联系,关键在于驻村期间的工作表现和取得的实际成效。
二、工作难度大,想干出成绩更难
驻村工作涉及基层党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社会治理等多个方面,任务繁重且责任重大。
乡村振兴这么多年,农村条件也逐渐改善,能想的办法大家都想过了,能干的事业大家都干过了,在内卷严重的时代,想干出成绩困难重重。
驻村工作成效往往难以在短期内显现,也难以用简单的指标进行量化,考核评价也存在一定难度。
三、工作环境复杂,充满不确定性
农村基层情况复杂,历史遗留问题多,利益关系错综复杂,驻村人员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了解和适应。
人际关系复杂:农村人际关系相对复杂,宗族观念、人情关系等对工作开展有一定影响,驻村人员需要谨慎处理各种关系。
沟通协调不易:驻村工作需要与村干部、村民、上级部门等多方沟通协调,由于文化背景、思维方式、各方利益关系错综复杂,稍有不慎就会出现误解和矛盾。
四、提拔机制并非“驻村即提拔”
驻村经历只是被提拔的加分项,并非决定项。
干部提拔任用是一个综合考量的过程,驻村经历只是其中一个方面,工作能力、政治素质、群众基础等才是最重要的因素。
一些干部将驻村视为“镀金”机会,缺乏真心实意为群众服务的意识,影响了驻村工作的整体形象,也损害了干部选拔任用的公平公正。
总而言之,驻村工作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需要驻村人员具备强烈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如果将驻村视为个人晋升的“跳板”,缺乏真心实意为群众服务的意识,不仅难以取得预期成效,还可能适得其反。
建议:
端正心态,明确目标:驻村人员要端正心态,将驻村工作作为锻炼自己、服务群众的机会,而不是谋求个人利益的“捷径”。
脚踏实地,真抓实干:要深入基层,了解群众需求,脚踏实地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以实际成效赢得群众认可。
加强学习,提升能力:要不断加强学习,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更好地开展驻村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沉下心来,扎根基层:只有服务群众,才能在驻村工作中有所作为,也才能为自己的成长进步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